时间:2024-08-09 11:10:17编辑:管理员
据2010年《维扬江都杨氏九修族谱序》载:杨氏,源于姬姓。据国家人口统计,杨氏已为全国第六大姓氏。江都大桥杨家巷杨氏,原籍姑苏,600年前,明朝初期兵变之灾,始祖杨隆五,北迁邗东,选址带水(今大桥)东,聚落杨本巷(今杨家巷)。后因战争,第九世杨文龙迁杨家河,杨文祥迁带水西,杨文斗迁江边杨家湾,杨文焕后裔迁泰州南门外野张荡(今野徐镇褚雅村),杨文星、杨文科、杨文魁北迁王家荡(今杨湾)。 由于多年来的发展,杨、王两大族系已经联成一个村庄王家庄,庄中有一巷为界,东首杨氏,西为王姓。民国元年,建为杨湾乡,王家庄设老王、新杨两个村,分属进化、杨湾两个乡,分别隶属于大桥、吴桥两区管辖,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,合并为杨湾大队。 清末,杨氏在杨湾有十多家私塾,耕读并举,有六品官1名,五品官3名,大学生5人,国学生更多。民国时期,家办私塾,庄办学堂,又出了不少官宦人才。新中国建立后,杨湾人大办学校,现在杨氏有很多教授、专家、博士生,光杨湾一地就有百名教职工。 杨氏后人亦代有伟人:“汉以公正称者伯起也,隋以权智称者处道也,唐以文艺称者盈川也,宋以隐逸节称者契元与廷秀也,元以清廉谋勇称者焕然与正卿也,明若勉仁、若宏济、若士奇为东南西三杨,皆赫赫照人耳目。” 杨震,字伯起。东汉弘农华阴人,明经博士,少好学,博览群经,当时称为“关西孔子杨伯起”。五十岁当官,历任荆州刺史、涿郡太守、司徒、太尉等职。大桥杨氏是杨震的后裔。 杨隆五,江都大桥杨家巷杨氏始祖,原籍姑苏,明初北迁邗东带水(今大桥)杨本巷(今杨家巷),“旧谱遗失,不敢远系,自明朝奉隆五公为始祖,所以传信也”。 杨泉,字鲁泉,排行老二,兄弟四人分家的时候,其兄居祖宅,三弟四弟居杨泉自己造的新宅,而杨泉搬迁到河西陋室居住,毫无怨言。杨泉经商,勤俭持家,家底丰厚,购买了不少田房。清道光辛卯夏天,大雨连绵,江湖泛涨,高低田颗粒无收,杨泉不吝啬家产,倡议捐钱七伯千文。杨泉爱好经史古文,一有时间就到李绣江老师家,从早读到晚甚至半夜才回去,或者请老师到自己家中畅谈。 光绪二十七年,白沙镇候选训导贡生胞弟袁炳森芰塘氏撰写“例封孺人晋封安人锦泉姊夫继配胞妹袁安人传”。 民国十四年壬午科举人实授松江教谕堂兄袁济川撰写“适杨门堂妹传”。 字派(9-21世)为 :文仕承永彭 世振同恒 兆庆联生。 民国十四年在生字派后,新增字派:宗祖开昌德,孙曾锡汝廷。 |
上一篇:江都大桥张氏族谱官宦世家
下一篇:江都大桥史氏族谱-名门之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