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4-08-09 11:11:42编辑:管理员
据同治十年夏丰荣主修《维扬夏氏重修族谱》载:夏以国为姓,自夏国以后始有夏后氏。殷商时有夏华卫、夏戊、夏期,汉朝时有夏黄避秦隐居,有夏宽为阳城内史,光武时有蒙阴夏恭以郎中迁泰山都尉,宋有夏遇为武骑将军,夏承为右侍,夏震为殿前司公事,夏贵为淮安庐州知府。明太祖起兵定天下,夏氏为元帅总管。 始祖武毅将军夏机,年老回乡,赐地维扬东偏祁沙(今广陵区头桥镇)筑室。其子夏寅世袭为湖广派,其弟夏相后代居吉安慰洪都派。其五子夏矩(东分之祖)、夏鼎(西分之祖)、夏温(南分之祖)、夏敬(北分之祖)、夏宁(中分之祖),在祁沙守墓,其后日新月盛,支族繁衍。 夏氏族谱年表第一页载:第一世夏千,夏姓为唐尧之后,世有传人,因年代久远更难稽考。至宋时夏子权始得其宗,夏子权的妹妹为宋孝宗后,夏子权累官节度使,携家居杭州。他的裔孙夏贵先是淮安知府后为庐州知府,元朝后族姓繁衍支分析至夏千,迁徙凤阳马家铺。到明朝夏机,因征战陈有谅有功,钦赐扬州东城外祁沙,田三百亩,家人三房,修归养老,子孙世袭其职,遂得为家乘之始。历年的谱序中均将夏机尊为维扬夏氏始祖。 夏氏祠堂为何供奉徐达?原来始祖夏机,在明太祖时,征讨陈有谅失败,回朝后太祖欲斩首夏机。而徐达保奏后,夏机征战有功,才列为功臣,后世得以世袭。“保我子孙是机公者吾祖也,而所以全吾祖之生,成吾祖之功者徐公也”。 夏氏后人自明朝洪治年间至道光二十六年间,家谱叠修八次,最初在南新洲建祠宇,坍江后,又有族人捐资解囊,于安阜洲黄字圩置买祭田基地迁建祠堂屋宇,设立神龛、神牌,永定春秋祭祀。 维扬夏氏字:高敦丰厚、松茂长春、自亮广大、悦福加增。 维扬夏氏派:源良方正、裕盛宏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