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4-10-04 13:12:37编辑:管理员
据民国10年(1921)于树滋编辑《于氏家谱》载:于氏之先为周武王第二子,封邘国。秦吞周室,尽欲灭其后,因去阝姓于,历汉晋唐隋,世有显者。其世系发祥于河南山东,因金辽兵乱始南迁焉,如桃源、清河、山阳者皆出一脉;其仪征、金坛、丹阳、滁州、杭州、天津等处则又后之人相时应变,或以卜居迁,或以避地迁;而江都之于则迁自真州者有三支,一因赘婿迁东乡(江都塘头于氏),一因隋末迁甘泉山,一因就产迁泰兴天阙口,而砖桥之于则自天阙口迁,瓜渚之于则又自砖桥再迁者也。 受姓祖 :北周于谨(493-568),字思敬。河南洛阳人 ,南北朝时期北魏、西魏、北周著名将领、战略家,八柱国之一。宇文觉即位后,进封燕国公,任职太傅、大宗伯,立为三老,参议朝政,官至雍州牧,追赠原官职,加授使持节、太师、雍恒等二十州诸军事、雍州刺史,谥号文。 于邵(713年-793年),字相门,其先自代来,为京兆万年人。天宝末,第进士。以书判超绝,补崇文校书郎。比部郎中,为道州刺史。未行,徙巴州,平獠民之乱。后以谏议大夫知制诰,进礼部侍郎。德宗时,为太子宾客。与宰相陆贽不和,出为杭州刺史。久疾求告,贬衢州别驾。徙江州,卒,年八十一。邵著有文集四十卷。 于谦(1398-1457),字廷益,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。明朝名臣、民族英雄。永乐十九年,登进士第。宣德间,升为巡按江西、兵部尚书。明代宗即位,整饬兵备,部署要害,亲自督战。天顺元年,英宗复辟,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,致使其含冤遇害。明宪宗时,于谦被复官赐祭,弘治二年,追谥“肃愍”。明神宗时,改谥“忠肃”。有《于忠肃集》传世。《明史》称赞其“忠心义烈,与日月争光”。 江都砖桥始迁祖(16世) : 于信,居住天阙口因海水倾泻祖基,于明朝景泰初(1449年左右)迁居宜陵镇西秦塘港,建宅创业,在宅东面造桥,名砖桥,成化十六年在庄西修建三坛庙,内铸古钟,于信的名字也刻在上面。赋性醇厚制行端方,以忠厚勤俭告诫子孙。明朝嘉靖间孙子于通海迁往瓜州,为瓜州于氏始迁祖。 于氏后人遵祖训,恒存利济心,每到一处都建桥梁。在淮阴建老人桥,在仪征建八字桥,在泰兴建大中桥,在江都建砖桥,在瓜州建土桥、双桥、新桥、义济桥、落虹桥、偃龙桥。 字派:文源树在锡、汝荣光培钧、治本耀埙洵、朴是崇。 |
下一篇:维扬江都何氏族谱(江都曹王)